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道路运输网官方微信

[江苏]“反对客运站搬出城”受重视

2006-09-14 19:05来源:南京晨报

  13709条市民意见,绝大部分市民要求客运站要“以民为本”,不能边缘化……昨天,南京市交通局召开行风会,专门向市民汇报客运枢纽规划征集的市民意见,并且评出了“金点子”、“银点子”和“铜点子”。

  市民金点子 交通要“以民为本”

  7月26日—8月10日,南京市交通局通过媒体、市规划展览馆、各客运站、96196服务热线及南京交通网站,首次向社会公示《南京市公路客运主枢纽布局规划(市区)》,并向市民及社会各界征求“金点子”,引起社会巨大反响。
 
    市民的意见有用吗?昨天,该市交通局将收到的意见专题向市民汇报。

  根据统计,公示15天中,有上万人参观,数千人参与,既有专家也有普通市民,南京市规划设计院交通管理所、淮安市交通局、滁州市交通局也为南京的客运主枢纽规划献计献策。公示期间,共收到了13709条观点、建议和意见。

  据了解,对客运主枢纽布局规划(市区),市民最关心的就是客运站要不要边缘化。“金点子”得主———盖星石老先生说,规划最主要的就是“以民为本”,但所谓的“民”不仅包括乘客,还应包括与之相关的市民群体及城市整体。住在车站旁边的老百姓肯定会嫌车站吵,希望能搬走;但从所有出行的市民看,市区内有车站非常方便;作为规划者,要兼顾这种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,寻求最佳平衡点。他认为,汉中门车站东边的芦席营路最好能拓宽;中央门站南北公交站都离长途车站太远,换乘不方便,应把公交站调整到现在的IC卡充值点。另外他建议,立交桥下可作为公交车专用车道,社会车辆都从桥上走。

  盖老先生向交通部门提出建议,南京的站点规划要有层次,既要有主客运枢纽,也要有次客运枢纽,还得有小的配客站。比如,他认为,按照规划,下关站取消了以后,下关到河西几十万人的出行就一个中胜站绝对不够,建议在纬三路过江通道附近增设次枢纽站和配客站。

  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统计结果显示,大部分市民认为,应坚持“以人为本”这一首要原则,不能片面地因为在城市中心地带设置客运站容易造成交通拥堵,就把客运站一味边缘化。

  专家点评 客运站边缘化三害一利

  东南大学过秀成教授参与了“金点子”的评议,他认为以人为本是公路客运场站规划设计最核心的原则之一,南京应当采取城内与城外相结合的模式,调整长途车站布局,充分体现交通的服务功能,提高乘客的换乘便利性。

  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院交通管理所杨涛所长也认为,客运站边缘化三害一利。他说,现在国内很多城市都将客运站摆到城边,这其实是一个“误区”。客运站摆到城边,一来会增加市民的出行成本、时间、体力;另外对运输企业也是不利的,马群站本来是一个一年盈利500万元的企业,现在每年亏损几百万元。公交公司特意开辟线路过去,线路也会亏损。最主要的是客运站的边缘化人为增加了城市的交通量,而客运站边缘化惟一的好处就是管理者轻松了。

  南京的站点布局规划对整个都市圈影响很大,昨天的汇报会,记者看到了镇江、芜湖、马鞍山、淮安4个市交通部门主管领导的身影。

  “一小时都市圈”的概念,是南京市交通局十五计划时率先在全国提出的,提出这一概念的杨涛博士说,“一小时”不是说私家车主开着车一个小时到了就行了,关键是要普及到所有的市民,而这些人出行最主要的就是乘长途汽车。如果客运班车都搬到绕城公路边上去了,那光在南京城折腾也要一小时。据了解,南京新街口商圈节日期间50%以上的营业额是外地人消费的,下关的第三商圈更是以外地人为主,车站规划不能把客人都挡在主城之外。

  政府回应 将采纳市民意见建议

  如此多的市民意见、专家点评,会不会影响到南京的客运主枢纽规划呢?对此,交通局党委书记刘少青说:“客运站边缘化将是死路一条!”他表示,交通局将认真采纳专家、学者和市民的意见与建议,提高规划的科学性、合理性。目前,13709条观点、建议和意见将提交给规划编制单位,结合意见调整规划,之后再报请市、省、交通部门审核批准。“请老百姓放心,我们一定以人为本,尽快建好与铁路、地铁、公交无缝衔接的新客运站,让百姓出行更方便。”

责任编辑:张鹏飞
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

最新动态

阅读排行